中小企業物流發展現狀研究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發展,企業的規模不斷發展擴大,業務范圍逐漸擴大到全國甚至全球,而物流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基本保障。好的物流管理,可以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效益。中小企業鑒于自身發展條件的先天不足,在物流管理中遇到了諸多困難。本文通過論述中小企業的物流管理現狀,提出了對于中小企業物流管理發展的看法。
1 中小企業物流發展現狀
1.1 物流成本高,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很多大型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自己的物流網絡系統,由于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大,自建物流中心能夠快速進行貨物集散,受第三方物流業發展影響小,帶來的經濟效益顯而易見。然而中小企業具有規模小、資金少的先天因素,自建物流需要耗費巨資,物流運轉成本高昂,從而造成了這些企業經濟負擔重的狀況。此外,很多中小企業雖然建立了簡單的內部物流系統,但是沒有組建網絡系統,更沒有應用貨物進出的數據庫管理,同時缺乏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根據國內外數據調研數據顯示,61%的企業沒有應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統,此外,39%的企業雖然應用了物流信息管理系統,但是其技術管理水平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信息系統功能不全,往往只擁有倉儲作業管理、庫存管理、運輸管理三者其中的一種。中小企業自建的物流依然處于物流信息技術落后的局面。
1.2 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現代物流具有跨行業、跨部門的特點,并逐漸向信息化、自動化發展。物流管理不僅需要能夠吃苦耐勞、熟練掌握運輸、倉儲、配送的操作性人才,更需要懂得計劃和指揮的管理技術型人才。目前我國從事物流工作的人員多是低學歷、沒有經過物流專業教育的。在物流人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高級物流管理人才大多數會選擇專業的物流公司或者大型的企業,從而造成中小企業物流人才極其缺乏的局面。
1.3 物流管理方式不正確 中小企業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在物流管理上仍然采取分散的粗放型管理,即由多個部門共同分擔負責物流。各部門之間出現重復建設、分割管理、條塊管理。這種分散型管理造成企業資源的浪費,同時降低了物流的效率。
1.4 物流管理信息化落后、自動化程度低 現代物流的發展要求企業運用信息管理系統科學計算出采用各種運輸路線方式、在不同基地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所需的費用,并進行比較,從而自動得出最優方案供決策者選擇。由于受到現行經濟體制的制約。目前中小企業的物流管理大多數仍停留在人為決定如何選擇運輸路線、方式、以及選擇在哪里建設配送中心的狀態。這種落后的物流管理方式促使企業的物流管理陷入被動局面。
2 中小企業物流發展策略分析
2.1 促進物流管理信息化,加強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合作 目前我國物流業仍處在不穩定的階段,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企業自行建立物流系統意味著企業同
樣承擔著物流行業變動帶來的風險,這對企業來說得不償失,F今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國家大力發展物流的政策引導下不斷成長壯大。專業的物流公司擁有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和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并提供專業的物流服務。通過規;、自動化配送,專業的物流公司可以優化庫存管理,配送費用比企業自建物流的費用更低,效率更高。
2.2 加強校企合作,培養高科技物流人才 隨著物流業的興起,很多高校都開設了物流專業。但是很多高校在授課時理論多實踐少,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與用人單位的物流發展需求相脫節,企業招不到適用的高科技物流人才,而物流專業的畢業生們面臨就業困難的局面。物流人才的培養,必須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將企業的需求反饋給合作院校,并為這些院校提供實訓基地,從而改進教學方式,培養出為企業所需的高科技物流人才。通過與高校合作的形式,既能解決企業人才匱乏的難題,又促進了畢業生的就業率,可謂是一舉兩得。
2.3 積極引進信息化技術,重視企業物流部門的發展 很多中小企業在日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往往將管理的重心放在了生產和銷售領域,從而忽視了物流部門的建設。物流管理和生產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一樣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小企業應當加強企業內部物流部門建設,加快企業物流信息化管理,引進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物流管理流程,促進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提高物流自動化程度,從而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物流費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4 建立協調統一的物流管理機制 政府是促進我國物流管理體制改革的主體。政府應當致力于建設一個開放、公平、井然有序的物流市場,打破物流管理的地區限制和行業限制。政府應從全局上進行物流設施規劃,加快建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并引導企業的參與物流建設。物流配送中心、交通樞紐的建設有利于整個物流市場形成一個完善的物流集散網絡,從而促進中小企業的物流管理逐步向合作化轉變,并取得規;б。
《中小企業物流發展現狀研究》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