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ez0b4"><ins id="ez0b4"><table id="ez0b4"></table></ins></video>
    <wbr id="ez0b4"></wbr>
<video id="ez0b4"></video>
    <track id="ez0b4"><ins id="ez0b4"></ins></track>
      <source id="ez0b4"><ins id="ez0b4"><table id="ez0b4"></table></ins></source>
          <wbr id="ez0b4"><ins id="ez0b4"><progress id="ez0b4"></progress></ins></wbr>
                范文資料網>綜合資料>《中國城市群發展現狀與趨勢

                中國城市群發展現狀與趨勢

                時間:2020-09-05 16:14:02 綜合資料 我要投稿

                中國城市群發展現狀與趨勢

                當前,我國城市群正處于快速成長過程中,總體上呈現出如下幾個特征。

                1.城市群體系初具雛形

                經過幾十年的孕育和發展,我國城市群目前已有近30個。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群,根據其規模和發展水平,大致可以劃分為國家、省區和地方三個級別(表3)。

                國家級城市群主要由國際大都市(北京、上海、廣州及香港)為主導,是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重心所在。省區城市群均由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及其他重要城市)為主導,是省域范圍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重心所在。

                地方城市群均由某一大城市為主導,為地方性的經濟中心。國家城市群是我國城市體系的中堅,省區城市群是主體(為數眾多),地方城市群為輔助力量。三級城市群構成我國城市體系的主骨架,主導著城市的發展。

                表3 城市群級別劃分

                2.城市群功能結構初步成形

                自新中國成立后,經過60余年的大規模建設,尤其是改革開放后30多年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群科學合理的功能結構基本形成。在城市群之間,區域性的生產分工格局初步展現。

                東部沿海三大國家級城市群,是對外開放的前沿,為我國城市群體系的龍頭,在發達的制造業基礎上,目前正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金融和外貿為主),成為溝通國內外兩大市場的主樞紐,為國內其他城市群的發展積極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中西部省區城市群,是我國新興的制造業基地,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產業方面,正在成為國家的創新基地。在城市群內部,城市間的分工更為明確,中心城市通常是綜合性的大城市,商貿發達,尤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其他眾多城市基本上都以制造業為支柱,或是港口和資源供應基地,功能相對單一。

                例如,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之間的功能結構就是如此。

                3.省會城市多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我國城市群大多是在省會城市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城市群事實上就是城市圈的擴大化,即省會城市加上外圍幾個鄰近的城市。所以,我國城市群,尤其是省區城市群,多呈單中心結構。

                4.地級城市成為城市群的骨干

                在我國現行行政體制下,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地級城市(包括省會城市)具有比縣級城市和小城鎮更大的政治優勢,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目前,大部分地級城市都已進入大城市行列,并成為我國城市群的骨干。

                5.城市群成為我國區域經濟格局中的中堅力量

                目前我國15個城市群的土地面積只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14.2%,但卻集中了全國總人口的47%,工業總產值和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70%以上,利用外資額更是在80%以上(表4)。

                其中4個大型城市群(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及川渝城市群)的人口規模均超過5000萬人,成渝城市群人口已上億?梢哉f,這15個城市群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余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集中體現。

                表4 城市群各項指標在全國中的比重(2017年)%

                注:① 本表為15個城市群的綜合數據,按各城市行政區大口徑統計;

                ② 計算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所占比重使用的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是《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7)中“當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一項的全國“城市合計”數值。

                資料來源:基本數據來自表2,全國數據查閱《中國統計年鑒》(2017)。

                6.城市群增長重心開始西移

                由于受區域發展條件的制約,我國城市群的地域差異很大,無論規模還是發育程度,東部地區均顯著高于中西部。三大國家級城市群均分布在東部沿海,中部地區主要是省區級城市群,而西部地區城市群非常稀少。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我國城市群的規模和水平呈梯級遞減的趨勢。不過,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在“十一五”之間,在國家區域政策的引導下,投資重點開始由沿海轉向中西部內陸,由此導致我國城市群增長重心也跟著西移。

                “十一五”期間,東部沿海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峽西岸、山東半島及京津冀城市群,主要經濟指標的增幅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山東半島城市群實際利用外資水平還出現了大幅度回落),而中西部城市群絕大部分指標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中原和皖江城市群,利用外資規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表5)。

                由此可以看出,國家的中部崛起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及東北振興戰略在“十一五”期間已開始發揮作用,從而使得我國城市群地域分布不平衡的趨勢開始有所緩和。

                表5 “十一五”期間城市群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幅度(2017年比2017年增長比例)  %

                注:① 本表數據按各城市行政區大口徑統計;

                《中國城市群發展現狀與趨勢》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草莓香蕉樱桃黄瓜丝瓜榴莲大全
                <video id="ez0b4"><ins id="ez0b4"><table id="ez0b4"></table></ins></video>
                  <wbr id="ez0b4"></wbr>
                <video id="ez0b4"></video>
                  <track id="ez0b4"><ins id="ez0b4"></ins></track>
                    <source id="ez0b4"><ins id="ez0b4"><table id="ez0b4"></table></ins></source>
                        <wbr id="ez0b4"><ins id="ez0b4"><progress id="ez0b4"></progress></ins></wbr>